近年來,我縣以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促進農民增收、保障市場供給為目的,以質量安全為核心,以提高效益為宗旨,通過標準化設施蔬菜基地建設,著力改善全縣蔬菜生產條件,提高蔬菜種植效益,逐步實現蔬菜生產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的產業發展格局。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群眾積極性高。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菜籃子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出臺了《設施蔬菜基地建設獎補辦法》。各重點鄉鎮成立了相應的領導組織,新建設施蔬菜基地都明確了責任人。同時認真做好政策宣傳和指導服務,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 二是搞好建設服務,確保建設質量。各級蔬菜管理部門提前做好本地區設施蔬菜發展總體規劃,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幫助做好基地規劃、指導棚室建設和蔬菜栽培技術等,明確技術骨干加強對重點村、重點基地建設的幫扶。進一步整合現代農業、農業綜合開發等有關項目,支持設施蔬菜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基地建設水平。在以補貼的方式扶持設施蔬菜基地發展的同時,對規模大、檔次高的設施蔬菜基地給予表彰獎勵,或給予項目扶持。進一步加大農田水利和溝路渠等配套工程建設力度,提高基地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促進規模設施蔬菜基地長期穩定發展。 三是幫助核實驗收,落實獎補資金。縣設施蔬菜基地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抽調人員,組成項目驗收組,督促、協助鄉鎮逐塊實地丈量,統計出到戶面積,在所在村公示,確保數字準確。積極落實配套資金,推動設施蔬菜基地建設順利開展。 四是加強技術指導,提高生產水平。各級蔬菜技術服務部門充分利用培訓、電視、網絡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大棚建設、薦口安排、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訓和指導,組織考察學習外地先進技術經驗,提高蔬菜生產水平,增強我縣蔬菜供應保障能力。 五是提供營銷策略,加強信息服務。各鄉鎮積極與商務部門合作,組織實施以農超對接為核心的生產主體與超市、批發市場等經營主體的有效對接,適時開展蔬菜營銷活動。建立蔬菜生產與價格信息數據庫,加強汕頭蔬菜配送,食堂承包的產銷形勢分析,強化蔬菜市場監測預警,及時發布相關預警信息,指導菜農根據市場變化規律調整種植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