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局對區內行政事業單位就餐人員相對較多的機關食堂進行了審計調查,發現在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各行政事業單位大力推進食堂建設,有效遏制了"舌尖上的浪費"、抵制了"餐桌腐敗",節省了開支,在當前反對"四風"問題中取得明顯成效。但是也存在機關食堂擴大開支范圍、會計核算不規范、損失浪費較多、物質進銷不實等問題,應引起領導的高度重視。
實施機關后勤管理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節約行政管理經費,降低機關運行成本。所有的黨政機關單位食堂的建設和運營管理,都是以財政資金和行政經費作為支撐的。如不講效益、不計成本、不規范管理,食堂規模越大,供應量越多,財政資金補貼就越高,公共資源的損失就越大。
一、把好建章立制關。要建立機關食堂管理辦法,明確管理責任、物質采購渠道、財務核算和補貼標準等,加強對關鍵環節的控制,堵塞各種漏洞,防止資產流失,保證機關食堂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二、把好物資“進銷存”關。一是憑票見物入帳。采購商品物資(在菜市場從農民手里購買蔬菜確實無法取得發票的除外)要憑發票、商品結算詳單、倉庫入庫驗收單等入賬。二是按實結轉成本。食堂主營業務成本的結轉方式,不得采取倒擠庫存商品銷售方式,要按實核算庫存商品銷售,防止掩蓋個人拿走商品物資,而由機關食堂買單作為增加主營業務成本的問題。三是及時盤點物質。每月財務人員與保管員要對庫存商品物資進行實物盤點,以確保賬實相符。
三、把好成本核算關。加強財務管理和核算,是加強機關食堂管理的重要環節,而目前食堂會計大都是兼職會計,難以投入較多精力抓食堂的成本管理與核算。要加強機關食堂會計人員的配備,切實提高會計核算能力和管理水平。外單位人員包括家屬就餐,應交搭伙費,其標準略高于機關支付的人均補助定額。每日有匯總,每月有結算,盈虧有分析,堵塞各種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