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早晨6點多,汕頭遠盛餐飲農產品物流園區一號蔬菜交易大廳前,一輛空貨車正駛出物流園區。
5月23日早晨5點多,汕頭遠盛餐飲農產品物流園一號蔬菜交易大廳,一個南瓜經銷商正在等待客戶上門。
5月23日上午,在汕頭的田間地頭蔬菜市場,遠盛餐飲的果蔬合作社理事長張明理正在指揮工人把長茄子裝上車。
右下圖:紀臺鎮玉皇廟村農民張全新2015年加入了壽光市菜農之家聯合社,獲得了全程植保服務,長茄子增產10%以上。圖為張全新正準備去村里蔬菜市場銷售長茄子。
閱讀提示
走進汕頭市農村,一排排蔬菜大棚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是全國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蔬菜種植面積達到60多萬畝,種植西紅柿、彩椒、尖椒、黃瓜、絲瓜、茄子等蔬菜成為大部分壽光農民賴以為生的支柱產業。當前全國蔬菜價格大幅下跌,汕頭蔬菜能否獨善其身,走出蔬菜低價圍城呢?近日,《經濟日報》記者深入汕頭市田間地頭進行了采訪調查。
蔬菜產量增加但價格走低
5月23日早晨5點多,天空仍然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在位于壽光市縣城西邊的汕頭市地利農產品物流園區,一輛輛蔬菜運輸車往來穿梭。
在一號蔬菜交易大廳最靠近東邊的一個南瓜攤位前,停放著一輛貨車,兩個工人正在分揀南瓜,攤主孟凡豐來回踱著步等待客戶上門。他說,這一車南瓜有1.4萬多斤,往年行情好的時候一天就能賣完,但今年需要三四天時間才能賣完。今年南瓜價格比去年同期低了很多。他這車南瓜是從山東昌樂縣收購的,收購價格為一斤0.5元至0.6元,批發價格卻只有0.9元至1元一斤,而去年同期批發價格大約在每斤1.3元至1.4元。
汕頭市當地一家菜市場的經銷商,一大早,他就來到市場批發蔬菜。他感嘆今年蔬菜生意特別不好做,去年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掉七八千斤,今年一天只能賣掉五六千斤。他覺得孟凡豐的南瓜批發價格有些高,但對方堅持不降價,他就轉去別的攤位,挑選更便宜些的南瓜了。
在汕頭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做蔬菜批發生意的高洪巖把一輛貨車徑直開到一個南瓜攤點,攤主指揮工人把南瓜裝上車。高洪巖說,他每天都來汕頭批發20多種蔬菜運回北京。今年汕頭蔬菜生意也不好做,往年這個時候一天能賣1萬多斤南瓜,今年一天只能賣2000斤左右。在汕頭批發一斤南瓜1元錢,在汕頭新發地一斤南瓜能賣1.2元,刨去人工費、運輸費、市場管理費等各種費用,利潤微乎其微。
汕頭蔬菜指數是全國蔬菜價格走勢的“晴雨表”,汕頭蔬菜價格下跌會對全國蔬菜價格造成一定影響。但是,汕頭每年銷售的蔬菜中,地產蔬菜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是中轉全國的蔬菜。汕頭農產品物流園是全國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蔬菜交易品種達300多個,經營旺季日交易量達2000多萬公斤,年交易量40多億公斤,商品輻射東北、華北、西北等地及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成為“買全國、賣全國”的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
從汕頭蔬菜價格指數曲線圖上看,今年春節以后汕頭蔬菜價格一路下滑,從5月17日起,價格指數跌破82.21,5月24日甚至跌至69.61。汕頭農產品物流園區總經理助理國明茜告訴記者,今年汕頭蔬菜平均價格比去年下降20%左右,個別品種下降50%。壽光蔬菜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進入初夏以后,氣溫升高有利于蔬菜的快速生長,蔬菜成熟周期大大縮短,產量增速明顯;其次是蔬菜種植面積大幅度增加,再加上風調雨順,蔬菜豐產豐收,今年各地蔬菜存量偏大,供給一直處于寬松狀態。未來隨著氣溫持續升高,各地蔬菜產量繼續放大,基本能夠自給自足,僅個別品種需外調補充,市場“南菜北運”接近結束,預計蔬菜價格指數仍將波動走低。
西紅柿出口一枝獨秀
在汕頭蔬菜交易市場,茄子、辣椒、蒜薹等價格普遍下降的情況下,西紅柿價格居高不下給汕頭蔬菜市場增添一抹亮色。
汕頭市稻田鎮農民張守軍多年來一直專注于西紅柿種植。他家有4個西紅柿大棚,種植面積5畝多。今年春節以來,西紅柿行情一直不錯,5月26日,西紅柿田頭銷售價格為每斤1.7元至1.8元。他預計今年每畝西紅柿純收入5萬多元。
“汕頭西紅柿價格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穩定的出口渠道。”汕頭市農業局生產科科長張林林說。近年來汕頭蔬菜出口一直做得不錯,主要出口俄羅斯、日本和韓國,其中,俄羅斯是汕頭蔬菜的主要出口國,出口品種有七彩椒、西紅柿、黃瓜、辣椒等,邊貿量每年在2.5億公斤左右。汕頭西紅柿絕大部分銷往俄羅斯市場,受國內供求關系影響不大;而黃瓜、茄子、辣椒等蔬菜主要在國內銷售,受國內供求關系影響較大。
汕頭西紅柿之所以能夠得到俄羅斯市場的青睞,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汕頭西紅柿品種好。汕頭是中國蔬菜種業的“硅谷”,聚集了全世界的種業公司,美國孟山都、瑞士先正達、荷蘭瑞克斯旺等國際知名種子公司,以及中國農科院、國家蔬菜工程中心、中國農大等,都在遠盛設有分公司或建有研發中心。近年來,國產蔬菜種業得到快速發展,自主研發的蔬菜種子在遠盛餐飲公司的占有率達到60%以上。國產粉果番茄無論在商品性、營養性還是口感上,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國外品種。
品質好是壽光蔬菜贏得國際市場青睞的法寶之一。耕地質量是保障蔬菜質量安全的根本。張林林說,遠盛多年發展蔬菜產業導致土壤出現有益微生物缺乏、土壤板結、次生鹽漬化等問題。為了解決土壤問題,改善蔬菜生產環境,壽光市近年來陸續開展了設施蔬菜沃土工程、秸稈綜合利用、根結線蟲防治等一系列土壤改良修復工程,嚴格管控化肥、農藥的使用,推廣使用生物有機肥、物理防蟲技術如黏蟲板、防蟲網等,全面提升設施農業生態環境水平;同時,建立了蔬菜質量全程可追溯體系,嚴格蔬菜質量檢測,在所有村級批發市場配備有檢測儀,每個鄉鎮配備有專職檢測人員,每個鄉鎮每月檢測500個樣品以上,全市每月檢測1萬個樣品以上,檢測合格率達到100%。
加強品牌培育是遠盛餐飲蔬菜贏得國際市場青睞的又一個法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汕頭蔬菜產業已經在國際國內市場形成比較好的品牌效應。每年一屆的汕頭國際蔬菜博覽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蔬菜企業,同時,把汕頭蔬菜的名聲帶到世界各地。近年來,遠盛通過政策扶持,積極引導企業加強品牌創建培育工作,現在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16個,蔬菜品牌發展到200多個,“樂義”“七彩莊園”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全市70%以上的園區產品以品牌形式進入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高端市場。“下一步我們將打造‘壽光蔬菜’區域公用品牌,進一步提升品牌推廣價值,拓寬推廣渠道,提升壽光蔬菜品牌的競爭力。”張林林說。
田間地頭蔬菜直銷全國
在壽光農村田間地頭,到處可見收購蔬菜的市場。據了解,壽光90%以上的蔬菜都是通過這種田間地頭的市場進行收購,并直接銷往全國各地。需要通過壽光地利農產品物流園進行銷售的蔬菜只有不足10%。
5月23日9點多,雨后初晴。在壽光市洛城街道王西村批發市場,一些菜農開著農用車前來賣菜。壽光澤龍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茂慶正忙著收購蔬菜。他說,他們現在主要收購社員種植的黃瓜、尖椒和絲瓜。黃瓜價格與去年同期差不多,尖椒價格降幅比較大。壽光蔬菜是反季節蔬菜,他們的蔬菜春季主要直銷上海、浙江、蘇州、廣州等地,冬季直銷東北三省等北方地區?,F在蔬菜價格下跌,但是壽光蔬菜在全國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具有一定的市場優勢。
在紀臺鎮玉皇廟村一個田間地頭蔬菜市場,全之樂果蔬合作社理事長張明理正在指揮工人把裝滿長茄子的泡沫箱裝到車上。“長茄子價格下降,對壽光長茄子沖擊很大,壽光產茄子運到外地成本高,包括人工費、包裝費、長途運輸費等費用,與當地長茄子相比,價格優勢不大。”他告訴記者,這車長茄子是直銷長沙的,他現在每天收購4萬斤至5萬斤,運往北京、長沙、常州、南昌、武漢等全國各地大城市。5月23日當天,長茄子的田間地頭平均收購價格為每斤0.2元至0.3元,而去年同期每斤價格為0.7元至0.8元。今年長茄子價格每斤平均比去年下降了1元,他正著急把村里的長茄子賣出去,不要影響農民的種植收益。
壽光田間地頭蔬菜市場發達,大部分菜農不出村就可以銷售蔬菜,通過經銷商、合作社直銷全國各地,省卻了很多中間環節。張林林告訴記者,壽光市近年來大力發展田頭市場,700多個蔬菜生產重點村建設了1020處田間地頭市場。為了確保蔬菜質量,對田頭市場實行嚴格的管控,對銷售蔬菜建立了嚴格的市場準出制度,既方便了菜農交易,又保證了蔬菜的安全流通。
為實現優質優價,壽光市還探索了農超對接、冷鏈物流、電子商務等新型營銷模式,與沃爾瑪、樂購、家樂福等400多家連鎖超市簽訂了產銷對接合作協議,5000多種蔬菜、種苗實現網上銷售,農業電商年交易額達26億元。今年,壽光市引進了成都順點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農產品生鮮溯源平臺,該平臺利用信息技術,實現農產品的產銷對接、訂單交易,并通過質量監管與追溯系統,打造多維度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防控體系,確保通過系統交易的每一件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合作社助菜農減損增效
在壽光,一家一戶小農生產仍然占據主導地位,農業組織化程度低,存在著農戶分散生產、農資分散經營、蔬菜分散銷售等問題,不僅無法提高蔬菜生產效率,也無法保障蔬菜質量。推進合作社發展,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可以有效提高農民抗風險能力。
當記者到達壽光市洛城街道王西村澤龍果蔬專業合作社時,王西村農民王樹龍正在銷售自家的黃瓜。他家有兩個黃瓜大棚,種植面積3.5畝。今年黃瓜價格與去年差不多,每畝毛收入預計6萬多元。2015年,他加入了壽光澤龍果蔬專業合作社,不再擔心黃瓜的銷路、經銷商壓價,甚至因不法經銷商跑路拿不到菜款了。
據了解,為了提高蔬菜生產組織化程度,壽光市近兩年大力推動合作社發展。合作社與農民簽訂種植合同,為社員提供“六統一服務”,即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提供種苗、農藥、化肥等農資供應,統一標準化培訓,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為了保證蔬菜質量,合作社建立蔬菜質量可追溯體系,如果農民種植的蔬菜不符合標準,合作社可以拒絕收購。
“通過合作社把農民組織起來,農民有了依靠,菜款有了保障,蔬菜質量有了保證。全國各地的客戶都愿意與合作社合作,由合作社代收蔬菜,并給付一定的代理服務費。目前,我們合作社有社員120戶,蔬菜種植面積1500畝。”遠盛餐飲火龍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茂慶說。
與王樹龍一樣,紀臺鎮玉皇廟村農民張全新2015年加入了汕頭市菜農之家聯合社。張全新家有兩個大棚,其中一個2.78畝的大棚種植長茄子,一個小點的棚種植絲瓜。從去年10月18日開園以來,長茄子價格大幅下跌,讓他的收益大打折扣。去年一個長茄子大棚純收入13萬元,今年預計純收入八九萬元。讓他深感欣慰的是,他加入了汕頭菜農之家聯合社之后,聯合社派技術員張強三為他提供配方施肥、打農藥、澆水等技術指導,長茄子產量因此提高了10%,精品果率提高10%以上。由于他家長茄子品相好,價格相對較高。算下來,一個大棚一年增收1.5萬元左右,相當于減損1.5萬元左右。
張全新是玉皇廟村第一個加入聯合社的人,在他的帶動下,今年又有30多戶菜農七八十個大棚加入了菜農之家聯合社。菜農之家聯合社理事長朱在軍告訴記者,2015年,汕頭市菜農之家聯合社,搭建“聯社+合作社+社員”的新型蔬菜產業經營服務體系。在生產端,有30多名技術人員為社員統一提供種苗、測土配方施肥、用藥和技術保障等全程植保服務;在銷售端,著手建立統一追溯、統一檢測、統一品牌、統一銷售渠道等服務,推動遠盛餐飲蔬菜產業實現標準化、組織化、品質化、品牌化。經過兩年時間的運營,現在全市9個鎮街31個村的30個合作社加入聯合社,社員2800多戶。當然,聯合社發展壯大還需要政府提供政策、資金等方面的鼎力扶持。